主办:雅安日报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835-2222226 广告热线:0835-2243318

新村建设,作为我市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着重突出雅安生态优势和特色,打造具有雅安特色的生态村落。在雨城区合江镇塘坝新村,一排排生态本色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在青山绿水间。作为我市2012年各县(区)重点打造新村(聚居点)建设样板示范点之一。坝新村将灾后重建与新村建设相结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立足雨城区的茶叶产业,以产村共融、茶叶增收为目的,规划建设生态茶叶体验区300亩,并按照城乡一体化、产村结合的思路设计“产”“村”及配套设施,积极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贡茶之乡”。“城里人在屋前种花花草草,我们种种菜,这也是我们的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农民所长,依托农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将打造出别样的“归园田居”,深受塘坝村村民期待。

调研组对合江镇在前期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中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并建议,把茶产业发展融入到塘坝新村建设之中,着力打造一个新型的旅游、茶叶种植为一体的新村聚集点。

“这全部用轻型钢质材料搭建的,这种房子小震不坏、大震不倒,能耗比传统房子低50%,每平方米单价便宜40%。”在雨城区碧峰峡七老村农房重建现场,该村的干部正在为大家介绍在建的一幢轻钢房。据了解,“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壹基金专设了轻钢房项目,定向在雨城区碧峰峡镇以残疾人、贫困户等困难家庭为主,援建15户轻钢房,并负责对村民进行搭建轻钢房的技术培训,支持灾区灾后科学重建。

新技术、新概念、新做法,这种抗震性高、方便快捷且造价相对较低的新型住房,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

在上里镇四家村重建现场,村道两旁堆了不少红砖、钢筋、砂石等建材,挖掘机正忙碌地展开施工,一派繁忙景象。“你们地基挖了多深,这里是修的几户?”朱玉贵一行走进施工现场,询问受灾群众建房情况。“这次重建房屋,我为了安全和抗震考虑,地基挖了两米多深,选用18mm的柱筋,将房子修得更牢固。”村民李开萍说。

朱玉贵要求,灾后重建一定要注重房屋质量,把好质量关。“雨城的气候湿润,除了注重外观打造,还要注意室内防潮,一定让群众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

在经过实地查看、走访和听取汇报后,朱玉贵一行为雨城区灾后重建的新村建设、灾后重建情况表示肯定,并指出,做好下一步灾后重建工作,雨城区要全面落实全市科学重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市区两级建立长效机制,抓重机遇,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把灾后住房重建规划好、建设好,确保群众早日搬新家,住新房。

    北纬网讯 (记者 白雨锶)目前我市正在紧张地进行灾后科学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如何?今(26)日,带着对灾区群众的关心与牵挂,市三届人大雨城区代表小组代表深入雨城区,开展为期1天的灾后重建调研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玉贵参加了调研。

   上午,调研组一行分别前往合江镇塘坝村、碧峰峡镇七老村及上里镇四家村,就三个村的灾后重建与新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下午的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听取了雨城区新村建设及科学重建汇报,并积极围绕科学重建规划建言献策。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

北纬网手机版北纬网手机版 掌上雅安掌上雅安 雅安日报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