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时02分,一场突入其来的7.0级强烈地震突袭雅安芦山。
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全市卫生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抗争救灾救援行动,一场抗震救灾战役迅速铺开……
行动
雅安“卫生人”第一时间打响抗震救援“集结号”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卫生局迅速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有序组织全市各级卫生系统展开救援行动。
——雅安市中心血站
地震发生后,8时30分,雅安市中心血站派出第一辆送血车,率先将15600毫升血液送往震中芦山县,于当日上午11时左右抵达芦山县,到达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在芦山县人民医院搭建临时血库。9时,另一辆送血车出发,将11000毫升血液送到了天全县人民医院和天全县中医院。14时40分,送血车再次奔赴芦山县,送去12100毫升血液。16时,获悉灾区宝兴县有伤员急需“熊猫血型”,雅安市中心血站立即从成都市血液中心调集A、B、O、AB四种“熊猫血型”,全力以赴奔宝兴县。与此同时,地震发生30分钟后,雅安市中心血站市区各大采血点全部开放,市民积极踊跃参与无偿献血,地震当天自愿无偿献血304人,采集血液89000毫升,震后两天内,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市民已累计自愿无偿献血622人,采集血液量累计达到184720毫升,血站血库血液库存量达到饱和,创造了我市单日献血量的新记录,为我市抗震救灾工作和防范余震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急救血液保障。
——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震发生后,9时30分,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的两支灾后卫生防疫队伍分别奔赴芦山县和雨城区展开卫生防疫工作。同时,分别在各县区抽调人员组成消杀队伍随时待命前往灾区。14时,省、市、县疾控中心在芦山县成立了芦山灾后卫生防疫临时指挥部,石棉、荥经、汉源抽调人员组成了三支消杀支援队伍携带消杀药品分别赶赴芦山县支援芦山县灾后防疫。17时,5支卫生防疫队赶赴芦山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并对芦山中学、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进行环境消杀工作。19时30分,已调集8支卫生防疫队伍分别在芦山县、雨城区、天全县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22时30分,市疾控中心集结了省、市、县、卫生防疫人员89人,分别展开各受灾县区卫生防疫工作。
——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紧急救援中心(120急救中心)立即启动地震灾后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应急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全市院前急救系统进入应急状态,领导和其他在家休息人员全部迅速自发返回岗位,有秩序地投入抗震救灾“120”指挥调度工作中,全力以赴保障震后“120”生命热线畅通。第一时间与电信衔接,检测线路,启用“120”备用调度电话机和备用电池,检查调度系统,全面保障“120”生命热线畅通,将调度席位增加1个,调度人员分成3组,执行每班12个小时值班制度,中心主任和后勤值班在调度现场随时待命。
——雅安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配合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即刻成立应急救援工作组,历经6个小时车程,绕道荥经县、天全县于2013年4月20日16时35分到达震中——雅安芦山县。抵达现场后,联合成立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联合抗震救灾分指挥部,及时了解芦山县重灾区水源破坏情况、污染情况,集中式供水情况,分散式供水情况,应急供水情况。
——雅安市人民医院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人民医院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院总动员,第一时间投入到抗震急救中。派出了3支专家队伍组成的医疗队共计40人赶赴芦山县。地震首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共收治了176名地震伤员,并针对伤员的不同情况,转出了79名伤员到市区其他医院或是上级医院。
——雅安市中医医院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中医医院在全力转移自己医院病人的同时,迅速派出3支医疗队,96名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药品,组成抗震救灾救援行动医疗救治队,9时出发分别前往受灾最严重的芦山县。
——成都军区三十七医院
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三十七医院作为灾区的军队医院,充分发挥院党委核心领导和支部一线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开展了自救互救、抢险救灾,另一方面迅速组织了全院的力量投入医疗救治,实现了“三个”最早:最早接收受伤群众、最早派遣医疗分队深入灾区、最早提供医疗服务保障的军队医院。目前已接诊1216人次、巡诊5845人次、收治523人次、收住101人,手术107人、后送180人,协助转移189人,防疫消杀面积达24000平米,行程700余公里,为5个区县35个行政村近2000户村民进行巡诊。
——雅安市妇幼保健院
地震发生后,雅安市保健院妥善安置在院病人,同时积极联系各县区保健机构,组织人员对全市各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受灾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上报,随时了解抗震救灾工作情况。震后,联系省卫生厅解决救灾应急物资24050个,其中生殖急救服务包1650个、婴儿奶粉11200袋、儿童营养包11200个。并联系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意向捐赠80万元的医疗急救设备等。
——雅安仁康医院
地震发生后,雅安仁康医院在自身院大楼墙体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妥善安置好住院病人后,迅速集结医院10名骨干医护人员,组成两支医疗救援队,直接奔赴震中芦山县展开救援行动。
石棉汉源荥经名山第一时间援助芦山宝兴天全
地震发生后,受灾相对较轻的石棉县、汉源县、荥经县、名山区卫生系统迅速支援重灾区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
——石棉县卫生系统
地震发生后,石棉县卫生局第一时间组织医疗应急救援队、防疫、卫生监督人员赶赴芦山开展外援工作。10时,由石棉县卫生带队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出发赶往芦山县开展救援工作,12时30分,由石棉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执法大队组成的卫生防疫队伍前往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3时50分,石棉县中医院再次组成医疗救援队赶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另外,15时50分派出三辆救护车和4名医护人员前往市行政中心接受市上统一安排。目前,共计投入车辆7台,医疗救护、防疫、卫生监督人员26人。
——荥经县卫生系统
地震发生后,荥经县卫生局成立由局班子成员组成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织全县医疗卫生人员有序开展工作。第一时间派出由13人组成的医疗队,携带绷带、止血带、棉花、夹板、必要的外伤急救药品奔赴芦山开展医疗救护。随后,派出消杀救护队员8人,携带消杀药品5箱共500瓶及必要消杀物资,奔赴灾区开展地震灾后消杀工作。消杀人员分别在开往芦山方向生命通道的人民路东二段、梓桐宫街等交通要道,对灾后过往滞留车辆、体育场群众临时避难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曾砂锅免费服务点以及街道垃圾桶摆放点开展消杀工作,消杀面积达16780平方米。
——汉源县卫生系统
地震发生后,汉源县卫生局及时组建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等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医务人员、车辆、药械、监测设备等,驰援芦山重灾区。先后派出卫生应急救援队三批,共出动救护车16车台次,4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及九襄镇卫生院共出动37人驰援芦山县重灾区。随后,汉源县卫生局组织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37所乡镇卫生院相关医务人员90人,全面展开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消杀、灾后卫生知识宣传工作。此外,随时做好接纳县内、外地震伤员救治的医务人员、床位、药品等。
——名山区卫生系统
地震发生后,名山区卫生系统,对现场处置、应急处置反应、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工作以及保障措施作了明确要求。成立医疗救治组、疾病预防控制组、卫生监督组、后勤保障组、工作督查组、综合组全力救治地震伤员。有序推进抗震救灾救援工作,截至目前,名山区收治伤员637人,其中,住院310人,重症伤员151人,危重症伤员3人。
记录
震中芦山龙门乡卫生院院长王泽军分秒必争抢救伤员
“不好地震了,快跑!”地震发生时,芦山县龙门乡卫生院院长王泽军正在给病人看病,晃动中,王泽军一边呼喊“快跑”一边组织医护人员疏散住院病人。
“一阵地动山摇后,四周房屋瞬间倒塌……”王泽军立即组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组成三支医疗队,按村组分头行动,抢救震后伤员。
王泽军和卫生院的医护人,迅速弄来一辆民用车,同乡村组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的救治伤员。
“重伤员立即消毒、包扎、止血,争取救治时间送往县城救治……”由于卫生院医疗技术有限,王泽军根据伤员的病情,迅速的转运重伤员到县城。
地震当天,龙门乡卫生院转运伤员46人,手术清创包扎260人。
当天下午2时,第一批外地救援到来后,王泽军第一时间将龙门乡的人员情况反馈救护队,确保了龙门乡6个村,42个村民小组医疗救助无死角。
地震发生后,王泽军没日没夜的组织抢救伤员,连续超强度指挥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取得了医疗救治无死角,科学防疫保安全的好成绩。
记者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