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雅安日报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835-2222226 广告热线:0835-2243318

“七里夺标”参赛队伍

“七里夺标”参赛队伍

第一名飞仙代表队

县委书记范继跃颁奖

媒体聚焦

民俗展演节目

现场观众冒雨观看

现场观众

民俗展演节目

  北纬网讯(记者邵也萍)花灯拽出芦山人的幸福生活,戏词道出芦山人的美好心愿。22日,尽管天公不作美,初春季节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芦山人民的热情依然饱满,“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展演在龙门乡如期举行。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让现场高潮不断,自此也拉开了中国乌木根雕艺术节暨芦山县第七届“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以下简称:民俗节)的大幕。
  活动一开始,来自芦山各乡镇的选手展开了“七里夺标”的民俗竞技。“七里夺标”集游艺和体育为一体,是当地人民一年一度祈祷丰收、向往美好生活的迎春习俗。通过现场争夺寓意吉祥的竹竿,最终飞仙代表队赢得了比赛的头筹。随后,精彩的芦山花灯轮番登场,一个个俏幺妹和花鼻子的出彩表现,给现场群众带来了阵阵欢乐。
  据悉,芦山花灯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四川傩戏的活化石”,是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芦山花灯主要角色是花鼻子和幺妹子。花鼻子反穿羊皮袄,腰缠红绸带,头带窝成船形的无顶帽圈,手握蒲扇,戴鼻夹八字胡。幺妹子作村姑打扮,脸施脂粉,鬓贴云片,额角贴太阳膏,头缠青丝帕、粉花,系青布满身围腰,握花折扇,执彩绸巾。在表演中两人对跩,其曲调和歌词源于生活,诙谐逗趣。
  “芦山花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今天的民俗节,第一次有小学生上台参加芦山花灯的表演,这是我深感庆幸的。”芦山花灯传承人裴体文希望,芦山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他认为,芦山花灯更像一种家乡的符号,“芦山儿女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看到芦山花灯,就能记起家乡。这才是家乡文化给予我们的真正意义。”裴体文说道。
  本次民俗节由芦山县委、县政府主办,民俗节的主题是“游山水芦山品文化芦山感幸福芦山”,节日期间主办方将陆续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喜迎八方宾客。据悉,3月22日至24日,民俗节将陆续举办根雕艺术作品精品展、根雕劳动技能大赛、根雕艺术论坛、根雕艺术奖颁奖仪式、“根生爱心”公益慈善基金拍卖会等以根雕为主题的活动。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郭凤林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

北纬网手机版北纬网手机版 掌上雅安掌上雅安 雅安日报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