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6-23 14:52:41
法官提醒: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信用卡骗取钱财的或将构成犯罪
“本院认为,被告江某甲、江某乙二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信用卡骗取钱财1.8万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且属共同犯罪。判决被告人江某甲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2万元;被告人江某乙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日前,名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在这起案件中,被告人并没有使用任何高科技的犯罪手段,也没有处心积虑准备各种假证件、假材料,仅仅是使用一张路上捡来的银行卡,在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输入了写在卡片背面的密码,取出1.8万元,而这一切已经构成了信用卡诈骗罪。
案件回放:
男子捡到银行卡取现1.8万元
去年5月27日,被告人江某甲和江某乙驾车从名山区往雨城区方向行驶,行至名山区“和尚佬”(小地名)下坡处时,遇道路堵塞无法通行。江某甲遂下车查看情况,在此过程中,在路上拾得罗某当日凌晨在该路段发生车祸时遗失的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一张。回到车内,江某甲将这一情况告知了江某乙,两人仔细观察银行卡,发现该卡的背面写了一串数字,两人认为这串数字可能是银行卡的密码,遂商议到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试试。
在名山区茶都大道的一自助银行内,江某甲以卡上所写的数字作为密码,从自动取款机上分6次取出现金,共计1.8万元,江某甲分得1万元,江某乙分得8000元。
取出钱之后,两人担心会被人追查,在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将钱拿出去使用。直到一周多以后,两人发现并没有人追查此事,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案件审理:
两被告被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15年8月6日,江某甲被公安民警抓获,次日,江某乙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到案后,二被告均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并退赔了被害人损失1.8万元,被害人亲属出具了谅解书。
案件诉至法院后,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江某甲、江某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信用卡骗取钱财1.8万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且属共同犯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江某甲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其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坦白;被告人江某乙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且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二被告已退赔被害人全部损失并取得谅解,可酌定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综合两名被告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及其认罪、悔罪态度,认为对其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对其宣告缓刑,遂判决被告人江某甲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2万元;被告人江某乙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以案说法:
捡到银行卡应交金融机构或公安机关
“这起案件中的两名被告人都是普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虽然在取到钱之后心里面也有担心,但在这次案件之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承办该案的法官说,“广大市民在捡到银行卡之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去试密码,试图占点便宜,应该将银行卡交给金融机构或公安机关。”
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即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所有类型的银行卡)。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一方面的情形为: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等情形。
在本案中,两名被告人在捡到银行卡后,抱着侥幸心理到自动取款机上试密码,最终取出了1.8万元现金,这样的行为符合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冒用他人信用卡“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构成了信用卡诈骗罪。
根据法律规定,信用卡诈骗5000至5万元属数额较大,量刑为5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至20万元罚金;5万至50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量刑为5年至10年有期徒刑,处5万至50万元罚金;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最高刑期可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在本案中,两名被告人捡到的银行卡上写有密码,这也反映出广大市民对银行卡及密码的保护意识不够。对此,法官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将银行卡的密码与银行卡一同放置,更不要将密码写在银行卡上,设置银行卡密码应采用自己熟悉而外人不易猜出的数字组合,切忌将自己的生日、身份证号码等用作密码。
责任编辑:王茜
日期: 2016-06-23 14:52:41
编辑:王茜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郭凤林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蜀ICP备09001651号-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